天德教念字聖堂
1
最新消息
2
活動
3
111.10.23舉辦快樂讀書會, 分享"人生指南"--"和"字4
http://www.tiande.url.tw/ 中華天德聖教財團法人台南市念字聖堂
Missing parameters [description]

天德聖教念字聖堂111年快樂讀書會1023紀錄
一、出席:如簽到表
二、議題:人生指南-和
三、引言人:胡萬新
四、流程:
1、回顧與見解(10)
(1)分享一些有趣的日常生活見聞。
(2)分享20場讀書會的感想?
2、信息或議題分享(15分)
閱讀書目:《人生、成世正道指南、念字箴言》
成世正道指南第83頁到第86頁
人生指南第75頁到第79頁
念字箴言第148頁到第154頁
分享:對「和」的體認與見解
3、問題討論(預計三題,各10分)
(1)日常生活中對「和」有何心得感想?
(2)談談要如何才能達到「和」?是「謙卑」與「禮讓」嗎?
(3)什麼是「和而不流」?如何分別「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呢?
4、總結(5分)
*主持人(胡老師):
今天是我們分享廿字的最後一個字,感謝一直堅持參與到最後的的人。現在各道壇五花八門,本根都不見了,飲水思源的心都沒有了,我有發自內心的感嘆,我們花費大筆經費努力弘道揚教,但沒有太大的效應,我們只能努力盡自己之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吳瑞雲導讀:《人生指南》人生指南第75頁到第79頁-和
*胡老師: 師尊把和字做了詳細的解析,舉出許多例證,請問「和」是什麼?有一首歌「你儂我儂」,這就是和,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這樣就可相處快樂,這就是「和」心。和是「禾」與「口」的組合,讓每個人都吃得到稻米就和了,稻米要吸收天地正氣,就會長得好,人才能滿足;歷史上許多人民革命,就是因為沒飯吃所以起來反抗政府威權,孔子說「均之勻之天下太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當人民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經濟水平愈來越低、痛苦指數愈來愈高時就會產生不和,就會有鬥爭殺伐戰亂。
為什麼英首相特拉斯才當四十多天就下台?為什麼俄烏戰爭打到現在還沒結束?為什麼義大利新上任總統是左派會引起歐盟關注?為什麼媒體報導總是偏向一面倒附和?為什麼美國人要破壞歐盟經濟結構,印大量美金來賺錢、然後獨霸世界經濟大權?大家附和媒體、附和美國人,這是「和」嗎?這是「同」。李國修說了一個「按門鈴」理論,聽到門鈴聲總要去開門看看是誰,而不是憑聽門鈴聲去臆測斷定是誰,一個人一定有他好或不好的地方,若是聽到門鈴聲沒去開門確認,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謠言是非滿天飛,凡事應追根究底、格物致知。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是演一位暢銷書的作家請了一位翻譯人員,把他的著作用他國語言翻譯以便行銷到他國去,翻譯人員用符合當地民情的方式翻譯時,加入自己想法做了一些修飾,結果該書大賣,但當作家發現翻譯人員修改了他原本的詞句時非常生氣,責備了翻譯人員,翻譯人員離職前告訴作家「我很喜歡寫作,也自認為是創作第一,但大家都只知道你而不知道我,是因為你有名,而你的書之所以能在國外大賣是因為我在翻譯時幫你做了適當的修飾讓書更好,讓當地人可以更接受你的內容」,作家也承認他說的是對的。今天在社會上有名無名就會造成許多的「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這兩個哪一個好?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師尊說「隨身附和、不察可否焉,是同也,而不可謂之和」,現在大家都在罵高端疫苗,其實研究高端疫苗的團隊何罪?有罪的是那些利用高端疫苗的人,真正獲得利益的是那一群有企圖的人,可是大家卻吵著要高端賠錢,卻忘了誰才是真正的受益者,這就是「同而不和」。
道監弘道過程中受盡委屈責難,但堅忍不改其志,在艱困中完成師公交付的使命後,還不忘本的在台南念字聖堂設立了師公文物紀念館,這應該是全台唯一的開山祖師紀念館,這就是飲水思源。
追求和字要誠心,要和而不同,要虛心接受大家的批判來精進自己,不能搞對立、搞分化。
「和」的體用就是「禮」,要合乎天理、合乎道理、合乎禮節,「一家無禮,倫常有失。一國無禮,朝綱紊亂。一教無禮,信仰失宗。」,今日大家都很容易同而不和、與人同流合汙,幫別人一起造謠言、傳是非。禮、和放在廿字的最後是互為體用的,廿字誦唸形成磁場的能量無法形容,廿字字義的排列組合是很有學問的,要和就不要自認為高人一等,要謙卑禮讓,證嚴法師說「內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能謙恭禮讓就是和,孔子說「和就是要均之勻之」,無高低好壞等差之分,這樣就能和。有人會說這樣就沒有競爭力了,錯了,這反而更有競爭力,團隊競爭力就是和而不同,因為競爭力、執行力是大家找到共同目標,齊心協力去努力,若是一個團隊表面說要共同努力發展,裏子裡卻互相撻伐詆毀,這就是同而不和。
以前我還沒有主持讀書會時誦唸廿字經就這樣唸過去了,頂多也僅是一個字一個字了解一下,沒有去細究其中的關聯,在讀書會中一路探討到「和」字再回頭看,覺得以前在誦唸廿字經時都白唸了,原來 師尊說的道理如此深奧、如此用心良苦,字字道理環環相扣。希望大家都能追求這個和字,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你儂我儂,忒煞情多,這樣社會世界就能和諧、進步、祥和。
*小柳:和字是禾旁有口,只要吃到食物、每個人都分配到食物,就不會有爭執、有戰爭,想想為何 師尊會將「和」字放在最後?我以塔羅牌為例,它共有22張大牌,從0號到21號是一個輪迴,第21張結束後不代表結束,又回到第一張牌開始,廿字真言也是一樣,在走完「和」字這個輪迴後,它又會回到第一個「忠」字開始,又是一個新的輪迴,我覺得 師尊把和字放在最後是結合、是中和,讓我們回顧前面十九個字將之重新整合,綜合起來重新領悟,這不會是個結束,可能是另一個開始。
*苡儒:『人生指南』用文言文敘說比較深,在『人生指南』白話版就比較容易看懂大理念中的細節,例如我們為什麼要聚在一起,「求真實前輩指示過失」,就是希望有更有德望的前輩能來指正我的過失,讓我知道改進,「人皆明於觀人,而不能自知其過,誠得益友以匡救之、輔助之,使我無大過、亦無不及,非中和之道乎」。我覺得我們可以在生活層面上聚焦在和字上討論更多。
*胡老師:我們說身體違和就表示氣血不通暢,團隊、國家也是一樣,若有不和就會發生問題,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才能和,『成世正道指南』第84頁「暴氣自橫,暴氣乃阻塞身體,失和氣乃生百病」,晉國大夫陽處父是個清官,但剛愎自用、孤芳自賞、自命清高,所以與人不和,招來怨恨、被人陷害;『成世正道指南』第84頁「至於持家不和,則爾虞我詐,家必自敗;秉政不和,其心自詐,爾鬥我爭,是故昔賢亦有言曰,家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自侮則蔽,人侮則滅。又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自伐必潰,人伐必崩,此乃失和政之所至矣」,現今社會心懷詭詐、爾鬥我爭,如何做到「和」?『成世正道指南』第84頁提到「果欲求深修,必須以和字為進步,能和自必崇禮,而亦有證明,乃曰謙恭,壽者相」,身修後才能齊家、治國,沒有爭奪心、殺伐心。
*永華:我覺得要「和」必須做到兩件事,第一是要有明辨之心,『人生指南』第77頁「揆情酌理,得夫好惡之正,而不流於偏焉」,明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善的,才不會同而不和,所以「和」字與「明」字連結;第二是做人要謙虛禮讓,『成世正道指南』第85頁「無驕慢之態則自親人,能親人則人親耳」,待人謙卑,與人相處自然親切、和睦、安樂,自然有好人緣,廣結善緣就要能和。
*苡儒:『人生指南』第78頁「今天下君子道消,小人道長,乃陰盛陽衰、天人紊亂之際,故無所謂和也,人與人不和而爭訟起,國與國不和而戰鬥開」,我覺得人與人聚在一起應該先思考自己的缺點,呼應『人生指南』第77頁「目能察秋毫,而不能自觀其睫,力能舉九鼎,而不能自舉其身」,我們都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但卻對自己不了解。
*胡老師:和要先知自己對錯,要明然後知禮,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只是個形容,是指事情未發時在內心明辨思維、找到重點,節是指節度,凡事皆須適可而止,說話要有節度,免得被認為是「直而無禮」,研究廿字是為宣傳、教化、引導,大至國家、小至個人,廿字間都有密切的關係。
*瑞雲:廿字環環相扣,由忠到和,讓我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過世後擺放的地方機緣巧合的,我的父親放在忠區,我的母親則放在和區。昨天我兒子媳婦邀我到美濃,我因為佛堂要參訪華光寶殿所以沒有一起去,下午兩點接到他們電話說車壞了,問要將車拖到哪裡修理,期間有多次打電話來我因為人在戶外都沒接到,一直到下午四點我才回覆他們如何處理與保險公司的事宜,然後再把車子拖到熟識的車廠去修理,整件事處理完都已經六點多,天都黑了,他們回到家裡,我對於把事拖了那麼久的時間處理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我說請他們出去吃飯,他們也一直很心平氣和沒有生氣,凡事以和來處理就能皆大歡喜。
*胡老師:若遇到事情就一直埋怨暴怒,只會讓事情更糟,徐大嫂和他小孩處理事情的態度值得我們借鏡,『成世正道指南』第85頁「以和字為起點,能和則無驕慢之態,無驕慢之態,則自親人,能親人,則人親耳,其氣乃一團之善,便無驕矜之言,言不驕矜,其心也敬,敬人,人亦敬耳」,將驕矜之態、驕矜之言革除,這才能做到「和」,不驕矜驕慢,『成世正道指南』第85頁「氣善神合,取一貫之道,事無不克、功無不成矣!作到此境界,乃成圓融之和氣,此和氣自然生春,修身身必延年,齊家家必久興,治國國必永鎮」。
*宛燕:和字是追求中庸之道,但世界多樣化,我們可以用包容的心,以溫和的態度對人,在無形中去感化人。
*胡老師:我們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預想別人、要求別人。在『成世正道指南』第86頁「這個和字之道,亦不可須臾相離,離則自遭敗矣!既不能離,則時時刻刻必自遵行,果能遵行,治國則永鎮,齊家則久興,修身則常善,既能常善,則無惡途,既無惡徒,則可煉成圓融之氣,得圓融之氣,亦可達道」,對和字 師尊做了個結論,在『人生指南』第79頁「今欲挽回浩劫,不得不提倡廿字,以調和天地之氣化焉」,以白話來說,用廿字來調和天地間的陰陽剛柔二氣,二氣調和,天地人三才一貫秉正氣而行,氣候風調雨順、甘露時霑,萬物欣欣向榮,怎可能天心不回、劫運不挽呢? 師尊的大胸襟、大願力值得我們效法。
7d4f5157ad28bcc3ec827d35ff9e2f44.pngc725faefb35bc13d70d5d7410b24b4a8.png891a059e8b2c276cacecc53a78ff2bd0.png
6484449e339378e2a065247d22ec3cf7.png1c40ee175621042e7a367247abec8b53.png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